玻璃吹制:火焰里的艺术******
初冬时节,位于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的玻璃器皿加工基地里,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经过挑、滚、吹、定等工序,如糖浆般粘稠的玻璃原液在火焰里绽放出千姿百态。
成型后的玻璃,还要再经过切、磨、烘、检、洗等流程,一件晶莹剔透的玻璃杯才算制作完成。(王浩庆/文 兰立强/摄)
吹制的第一道工序是挑料。工人用挑料杆在玻璃液中轻轻一挑,一团橘黄色的玻璃液便附着在管口。
随后,吹制工人将玻璃液吹成灯泡状的小球,随后固定在滚轴上保持形态。这一步骤俗称吹“小泡”。图为初步吹制过后的玻璃“小泡”。
在料团成型的基础上再次取料,放入滚料碗中不断转动,滚成圆形,为下一步吹制做好准备。
待料团匀称后,吹制工人从挑料杆的另一头将气平缓吹入杆内,同时转动杆体。吹气时间和吹气量是保证产品尺寸的关键,吹气过大会使制品端部过薄,尺寸偏大;反之则端部过厚,尺寸偏小。
将吹制后的料团放入模具中,一边吹气一边调整角度。在不停吹气和转动下,使料泡不断胀大,逐渐贴合模具。这一步骤被称作吹“大泡”,对吹制工人的技艺要求较高,通常需要多年的吹制经验才可完成。
据工作人员介绍,玻璃在吹制过成中经受了强烈的温度和形状变化,这种变化在玻璃中留下了热应力。热应力会降低玻璃制品的强度和热稳定性。如果直接冷却,很可能在存放、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破裂。
为避免这一问题,玻璃制品在成型后必须进行退火处理。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保温或缓慢降温一段时间,减少玻璃中的热应力。
玻璃吹制的整个生产流程都需在高温环境下实现。图为工人正使用加热枪烘烤瓶底。
等杯子冷却下来,针对杯口处的废料,需按订单尺寸将多余部分进行切割。通常工人会先用玻璃刀割出划痕,紧接着再用火烤,使其自然脱落,确保杯口平滑圆润。
图为工人在给玻璃杯进行“烘口”。
制作完成的玻璃杯还需进行清洗、检验。图为工人透过光线检查成品。
图为工人检查成品。
装箱前,工人正清洗玻璃杯。
近年来,当地的玻璃制品在市场中越来越走俏,还闯出了国门。
王毅:中国已具备建设世界最大国家公园体系条件******
中新网埃及沙姆沙伊赫11月16日电 “中国实际上已经具备了建设世界最大国家公园体系的基本条件,中国正通过试点尝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管理体制。”
近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 “气候传播与公众意识边会”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王毅如是表示。
王毅指出,建设国家公园体系一方面可以把整个国家公园作为一个系统来保护,实现国家公园的高质量发展,使其自然生态系统具有完整性、原真性,同时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另一方面,在“双碳”背景下,构建一个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图为王毅在“气候传播与公众意识边会”上进行演讲。 中新网记者 陈天浩 摄他认为,通过建立国家公园,既能够利用国家公园本身的教育功能来提高公众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也能通过公众的参与,更好更快地推进中国国家公园的建设。
边会由中国新闻社与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主办,中国新闻网承办,能源基金会协办。(完)
搜索
复制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